top of page
Structured Squares

電子簽章升級必要性:身分與簽署意圖的保障之道

  • Neve M
  • Mar 20, 2024
  • 3 min read

Updated: Sep 3


dispute over e-signature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stronger e-signatures that capture identity and intent

電子簽章的應用已逐漸普及,但在實務導入上仍面臨多重挑戰,其中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,就是其法律效力與在法庭上作為證據的可採性。



點擊之下的漏洞:電子簽章的隱形風險

 

目前大多數電子簽章平台主要依賴「稽核軌跡(audit trail)」來驗證文件未被竄改並保持完整性,這些數位紀錄包含簽署時間、地點、使用者基本資訊(如電子郵件與 IP 位址)及文件修改歷程。在一般交易情境下,這些資訊或許足以支持文件的有效性,但一旦進入法律爭議或監管審查,僅靠稽核軌跡往往不足以證明簽署者確實是本人,或其在當下確有簽署意願。


與傳統手寫簽名不同,電子簽章缺乏可分析的筆跡特徵,也難以反映簽署當下的心理狀態或真實意圖。此外,簽署行為可在任意地點完成,使得身分驗證的難度進一步提升。雖然現有平台普遍採用電子郵件、密碼、一次性驗證碼或知識型問題等方式進行身分驗證,但這些程序仍非萬全之策,一旦驗證被突破或遭質疑,文件效力就會受到挑戰。再加上各國法規標準不一,電子簽章相關判例有限,使用上的不確定性更為加劇。


案例警示:法院對電子簽章的高標準要求


近期兩起司法案例,正凸顯了電子簽章在法律上的脆弱性:


  • 南非案例:身分爭議

    一家金融服務機構控告顧客違約,要求收回貸款購買的 BMW X5。然而顧客否認簽署電子合約,並指控是已故親屬冒用其資料詐騙。雖然簽署過程中曾產生一次性密碼,但該裝置並非顧客專屬,法院最終因無法確認簽署人真實身分,只能依通話錄音裁定。


  • 美國案例:簽署意圖存疑

    一名投保人以電子方式選擇有限額度的個人傷害保險,後因醫療費超出保額而申請額外理賠,卻遭保險公司拒絕。法院認為「僅在文件上輸入姓名,並不足以證明合法電子簽署」,要求保險公司提供更強的證據,包括核保人員作證及付款紀錄。


這兩起案例說明,僅依賴簡單的電子簽名,無法應對司法檢驗。對於需要強法律效力的文件,企業若仍沿用傳統方式,將承擔高額風險。


SelfieSign:同時驗證身分與簽署意圖的影音電子簽章


因應上述挑戰,SelfieSign 提供創新的影音電子簽章解決方案,突破了傳統簽章僅靠「數位筆跡」的限制。SelfieSign 在簽署過程中同步捕捉簽署者的影像、聲音、電子簽名與相關環境資訊,不僅保留完整的稽核軌跡,還能為每份文件附上簽署當下的影音紀錄,確保真實性與法律效力。



SelfieSign's e-signature solution


其專利的 SVS(Selfie Video Signature)檔案格式,將簽署影像、電子簽名、定位資訊、時間戳記與文件雜湊碼整合於同一文件,確保內容「不可否認、不可竄改」。相較於傳統電子簽章,SelfieSign 提供高出四倍的安全性,大幅降低詐騙與爭議風險。


此外,SVS 採用 XAdES(XML Advanced Electronic Signatures) 標準格式,完全符合 歐盟 eIDAS 與 GDPR 規範,具備國際認可的合規性與法律效力,特別適用於跨國業務及高度監管產業。


立即申請 SelfieSign 免費試用,搶先體驗下一代影音電子簽章,為您的文件與交易提供最嚴謹的保障 !


 
 
 
bottom of page